发布时间:2025-03-10 17:35:22    次浏览
打捞民间智慧,凝聚各方力量。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市民的建言献策。本报已开通“我为城市发展提建议”栏目,期待通过您的建言,我们的走访和相关政府部门的论证,能共同为这座城市的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。本报将联合相关部门对市民建议进行论证、评估,还将评出年度“金点子奖”。征集□建言人皇姑区贾先生皇姑区的贾先生是一位爱好骑行的“骑友”,他认为现在城区骑行的条件太差了,即便是有自行车道的也大多被机动车停车所占据。配套设施也较差。希望有关部门能为骑行爱好者指出合理的骑行路线。为了核实骑行爱好者贾先生提出的问题,昨日记者对沈阳城区部分主干道进行了实地采访,主干道确实存在着自行车道路过窄,甚至部分路段还“缺失”专用的自行车道。沈阳并没有专门的自行车道,大都与人行道混合,人车混行制约骑行速度。记者在北陵大街上看到,自行车道采取沥青路面区别人行道的地砖路面,但是宽度还没有一排机动车道宽。贾先生表示:“这样的条件在沈阳都是好的,还有的像是通向沈水湾公园的和平南大街,有的路段自行车道还没有人的一步宽呢!”目前,中心城区机动车停放是难题,为了能够停靠更多的机动车,大多数的自行车道变成停车泊位。此外,目前道路规划的时候为防止车辆驶上人行道或自行车道,把马路边石抬升,这样骑行的时候就需要中途下车抬车。近年来,沈阳加快地铁、快速路的建设工程,每到夏季城区就会出现大量的市政施工,这样势必会占据行车道。像二环、东陵路等骑行路线都已经封闭,仅剩下一排自行车道供机动车应急通行。此外,目前沿线的自行车配套设施较差。记者在骑行者常去的沈水湾、五里河等公园内看到,确实在自行车道上有很多的“骑友”骑行,但是中途要是想停车走一走都没有存车处。“还有现在为低碳环保的骑车出行提供的便捷条件较少,像是地铁、公交车、火车都不可以携带自行车上去,城区内也少见自行车存车处。”贾先生说。昨日,当记者将骑行爱好者的呼声转达给沈阳市城建管理部门时,他们立即回应,专门为“骑友”们绘制了一张长距离的骑行路线图,并绘制出六条骑行路线。我为沈阳发展提建议线索征集关注华商晨报微信办法:1.扫二维码;2.在微信中点击右上角,“添加朋友”,点击“公众号”,搜索“华商晨报”